语言选择
位置:首页 > 诸侯快讯
蜜蜂是如何飞行的?这一直是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问题。然而,更加令人大惑不解的是,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如果你用飞机这类飞行工具飞行时所遵循的传统空气动力学原理来看的话,蜜蜂根本就不能在天上飞。可是,这些小小的蜜蜂却是飞行能手。那么,它们为何能全盘否定空气动力学所遵循的经典法则呢?为此,科学家利用机器人模型,再结合慢动作录像,解开蜜蜂如何飞行的奥秘。此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n
新华网伦敦10月25日电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的小蜜蜂显示出了轻易破解“旅行商问题”的能力,而这是一个吸引全世界数学家研究多年的大问题,如能理解蜜蜂的解决方式,将有助于人们改善交通规划和物流等领域的工作。 “旅行商问题”常被称为“旅行推销员问题”,是指一名推销员要拜访多个地点时,如何找到在拜访每个地点一次后再回到起点的最短路径。规则虽然简单,但在地点数目增多后求解却极为复杂。以42个地点为例,如果要列举所有路径后再确定最佳行程,那么总路径数量之大,几乎难以计算出来。多年来全球数学家绞尽脑汁,试图找到一个高效的算法,近来在大型计算机的帮助下...
蜜蜂消失的后果,不仅仅是没有蜂蜜喝这么简单。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人类的食物有三分之一来自由昆虫授粉的蔬果作物,其中蜜蜂担任了80%的授粉工作。而且,蜜蜂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作用也不可小看。 但蜜蜂的神秘消亡,让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大为紧张。他们给这种现象取名为“蜂群衰竭失调”(CCD)。对于这种现象,科学家们作了很多推测,比如: 食物源:全球暖化、生物多样性的退减、大面积单一作物的种植,都导致蜜蜂食物源的减少;当蜂群冬季从北边迁往南方时,它们只能吃些营养很少的植物或是低等糖浆,这也导致了冬季大量蜂群的消亡。
1998年,一个由中国和美国植物专家合作的研究团队宣布,从中国辽宁省1.4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地层找到了世界上的“第一朵花”辽宁古果,虽然,这是科学家们根据从一块化石里发现的豆荚形状果实做出的推论,但这也足以让学术界震惊。因为,果实只能由花形成找到了最古老的果实,就意味着找到了最古老的花。第一朵花的花粉是如何传播的?相关研究报告并没有提及。作为国际上颇具影响力的资深昆虫研究者,赵力对该问题很感兴趣。赵力说,花的传粉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而异花传粉有风媒和虫媒两大类。那么,世界“第一朵花”的花粉是否通过昆虫传播呢?多年来,他一直在苦苦寻找答案。
我们人类为什么会以我们各自的方式行事? 有趣的是,对蜜蜂的一项新的研究可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引起我们渴望体会新经验的复杂的基因。 Zhengzheng Liang及其同事对蜜蜂的侦察行为进行了密切的观察并找出了蜜蜂中取决于它们行为的基因表达的特殊差异。 显然,某些蜜蜂既会侦察食物又会侦察新的筑巢场所,而另外一些蜜蜂则不做任何的侦察。 在一个大型的、被屏蔽的户外圈地中,研究人员重新排布了这些蜜蜂的食物来源并观察哪些蜜蜂会决定为更多的食物而外出侦察。 Liang及其同事接着将那些敢于冒险的蜜蜂与那些呆在与其蜂巢较近处的蜜蜂的脑中基因表达进行了比较。 据这些研究人...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当蜂群感染上有害的真菌时,蜜蜂会“自我治疗”,采集更多数量的抗真菌植物树脂,以抵挡真菌的侵袭。 研究 3月29日发布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论文的主要作者北卡州立大学昆虫系的博士后研究员迈克尔·西蒙妮·芬斯特隆(Michael Simone-Finstrom)说,让工蜂耗费精力采集这些树脂,演化出这种行为应该是由于其利大于弊。
蜜蜂神经元可能只相当于人类神经元的一小部分——与人类大脑几十亿的神经元相比,蜜蜂的神经元仅有不足百万,然而蜜蜂和人的大脑并没有那么的不同。 以两面性为例。人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右脑控制身体左侧,左脑控制右侧。最新的研究表明:类似情况也发生在蜜蜂身上。当科学家把蜜蜂的左侧或右侧触角移除,保留完整右侧触角的那些蜜蜂能够更加迅速地识别出来自同一蜂巢的蜜蜂,并伸出自己的舌头(显示进食的意愿),而且会参与防御入侵者的活动。而只有左侧触角的蜜蜂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辨别同类,也没有要想吃东西的意思,还会将家族成员误认为入侵者。
我国是世界养蜂大国,蜂群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它一直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事业。养蜂业不与种植业争土地和肥料,也不与养殖业争饲料,更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完全可以说养蜂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行业。但现状是我国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还不稳固,标准化规模生产水平不高,组织化程度很低,一些蜂农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特别是蜜蜂授粉促进农作物增产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养蜂对农作物增产应有的功效远未发挥,与世界养蜂业发达国家尚有较大的差距。本文针对我国养蜂业现状,阐述了如何实现我国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